儿童心理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方法?怎么培养?

2
发表时间:2020-11-15 11:28作者:心师心理学

儿童时期,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朱,花开的如何,要看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养。关于孩子来说,阳光的照射好比家长和教师的关注;雨露的滋养好比家长和教师素常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行为引导。所以家长和教师决议着儿童的身心能否可以安康顺利的生长。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把家长放在**位,教师放在第二位,这喻示着:教养孩子,家长承当着更多的义务。下面心师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儿童心理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方法?怎么培养?


儿童心理教育


一、儿童心理教育的特点


在人类生命周期的长河中,0--3岁,是儿童泛起的**朵浪花,这朵浪花将决议儿童是信任还是不信任。假如你把孩子交给祖父母以隔代抚育或保姆代养的方式,孩子将很难建信。据笔见察:有一个家庭在此阶段改换过六位保姆;另一个家庭改换过11位保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置信任何人,试问他会有调和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吗?他能和同事友好对等的协作吗?


在人类生命周期的长河中,0-3岁,是儿童泛起的**朵浪花,这朵浪花将决议儿童是信任还是不信任。假如你把孩子交给祖父母以隔代抚育或保姆代养的方式,孩子将很难建信。据笔者临床案例察看:有一个家庭在此阶段改换过六位保姆;另一个家庭改换过11位保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置信任何人,试问他会有调和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吗?他能和同事友好对等的协作吗?


3-6岁,是儿童泛起的第二朵浪花,这朵浪花决议着儿童的心情和行为是自动自发还是畏缩愧疚。在疏忽和打骂中渡过的孩子,他在关系中要么攻击要么畏缩,他的内在充溢着愧疚不安。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是在此时奠基并得到开展的。


6-12岁,第三朵浪花,决议着儿童是勤奋进取还是自贬自卑能够想象,自贬自卑的儿童构成一套自贬自卑的形式,这套形式紧紧地约束着儿童的开展,逐步的构成一层厚厚的壳牢牢地固着在儿童的身上12-22岁,第四朵,决议着青少年是自我统合还是角色紊乱、随着岁月流逝,这层壳逐步由厚变硬,铁锤也将其敲打不开。慢慢的,这层壳和血肉融在-起,想要揭掉就必然血肉含糊,为了防止疼痛,壳只好永远和血肉相连。当“兔子”披上“老虎"的外衣,当“狮子”被“绵羊”替代,各种肉体疾病应运而生,轻者患上各种神经症,重者被送进肉体病晥生和药物相伴。


22岁以后不断到老,还有数朵浪花,这些浪花决议着个体是友爱密切呢还是孤僻疏离!是精神充分呢还是颓丧迟滞!是完善无缺呢还是悲观懊丧!


儿童心理教育


二、儿童心理教育有哪些方法


1.构建良好的家风,用生活节拍来固化孩子的行为和内心次序


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自控和自律认识有降落的趋向,但是仍能够改动这种现状。只需从家里有明白的家庭生活节拍,分离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家长率先垂范做好典范,你就能带动并深入地影响孩子。只需孩子生活有节拍,心情表现就相对稳定,这对固化孩子的内心次序有十分大的协助。


2.注重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培育,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


很多家长在孩子这个年龄段发现问题多,关注优点少。这种做法十分可怕,由于长期以来你过度关注孩子的缺陷,并且时不时去批判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本人尽善尽美,这会让孩子不能正确评价本人的才能和行为。聪明的家长心里会有一本帐,记载的是孩子的进步与变化,并且随时能罗列出事例来证明。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常会把孩子表现好的事娓娓道来,让孩子听在耳里,喜在心里。


3.家长要注重孩子是非观的构建


聪明的家长面对孩子在认知分辨方面有偏向时,应及时从好孩子规范内容来加以剖析,请留意一定要分离详细的事,绝不能空口说教,否则孩子是听不进也不会服气的。


儿童心理教育


三、儿童心理怎么培养


1.留意不要过火地关怀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以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命不凡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晓得权益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用权益。


3.不要太接近孩子。


应该鼓舞孩子与同龄人一同生活、学习、游玩,这样才干学会与人相处的办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胜利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以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害怕、逃避等不安康心理,或招致对抗、残暴、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诈骗和无谓地恫吓孩子。


恐吓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劝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要在小同伴面前当众批判或讪笑孩子。


这会形成孩子怀恨和害臊的心理,大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火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获得了成果,略表赞同即可,过火夸奖会使孩子产生自鸣得意求虚荣的不良知理。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