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问题有哪些?方法有哪些?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4
发表时间:2021-01-23 10:10作者:心师心理学

我们要知道,孩子们最想要的并不是有多少钱,给多少东西,他们最想要的是快乐和幸福,这也是亲子教育中我们孩子在父母身上最需要的。下面心师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亲子教育问题有哪些?方法有哪些?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亲子教育问题


一、亲子教育问题有哪些


1.吓唬宝宝


“宝宝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打针。”“快躲到妈妈这里来,医生打针来了。”无论是责怪宝宝还是和宝宝玩,妈妈让宝宝听话的厉害办法就是医生打针,因为所有的宝宝都怕打针时的疼痛。妈妈经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宝宝,反而使他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出口就是:“不好好看书,明天告诉你老师去,看他(她)到时候怎样惩罚你。”


警察叔叔抓坏人,这是妈妈从小教给宝宝的概念。宝宝怕警察叔叔带走也就是怕自己是个坏孩子。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


2.否定宝宝人格


妈妈正忙家务活时,一旦宝宝还粘乎乎,许多妈妈都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自己去玩。”可能妈妈自己没在意,可宝宝就会受到莫大的委屈而嚎啕大哭起来。


“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也不会。”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宝宝应该也要会,否则就“笨”。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也有的妈妈会笑着对别人说:“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没用,不会叫人。”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3.让宝宝怀疑妈妈对自己的爱


有时妈妈故意要宝宝手上的东西,可宝宝不愿意给,过一会儿宝宝要妈妈抱,妈妈就会故作生气样说:“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经常这样,宝宝会很伤心的。


“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我。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都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亲子教育问题


二、亲子教育方法有哪些


1.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2.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3.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4.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5.重视赞扬的作用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6.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亲子教育问题


三、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家长们不要一味的给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各样的活动。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心所欲的随性玩耍时间。


2.引导孩子关怀他人


每一个快乐的孩子都需要能感受到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交集,了解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


要帮助孩子发展这种感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接触。可以引导孩子陪他一起整理家中的旧玩具,一起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穷苦困难的孩子;也可以鼓励或带领孩子参加义工活动。


有专家指出,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他们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渐渐地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3.有创意的赞美孩子


有时孩子表现的很好时,不要只是单纯说一句很好。


家长们对孩子的赞美要具体一些,指出细节,说出孩子具体哪里做的好,或者比上次表现好。


比如:“你今天有主动跟保安叔叔说早上好,很有礼貌哦!”


不过有时候的赞美也要注意方式,不要造成让孩子有了错误的期待。


现在有些家长还会用物质来奖励孩子,让孩子把赞美的重点放在了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自己良好的行为。


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4.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效应,虽然有很多科学家已经证实了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


但是让孩子接触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确实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