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

8
发表时间:2021-01-19 14:52作者:心师心理学

叙事疗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


说某个朝代有个老翁,这个老翁从小勤奋读书,长大后固然没有考取功名,但也努力让一家人衣食无忧,谁知待他年老倾尽一切替儿子娶来媳妇后,儿子却将他撵出家门,不肯赡养他。


叙事疗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


老翁问儿子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儿子道,我就是你的报应,谁是我的报应等我老了之后才晓得。


原来当年为了让老翁读书,他的父亲卖掉了他的母亲,他亲眼看着母亲被卖掉毫不动容,母亲求他去跟父亲求情,他却说,不卖了你,家里没银子,我拿什么钱读书。


之后他的姐姐妹妹也因而陆续被卖掉。等他娶妻生子,便也由于家里没钱就卖了妻子,再没钱就卖掉女儿娶妻纳妾。他以为邻居邻居会责备儿子,却不晓得乡邻们早晓得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不会为他说话。


在老翁看来,他少时努力,中年勤奋养家,老了也对得起儿子,以他的故事版原本说,他是个无愧于心的人,但在旁人的故事里,他是个心慈手软,冷血无情的人。


叙事疗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


说这个故事,是由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跟他人叙说自己的故事时,总是把自己塑形成一个无辜的人、圣洁的人。


总之是不会犯错的,也不会伤害他人的,偶有犯错那也是他人逼迫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比方失恋的都会说对方负了你,他对不起你为他做的种种牺牲。


比方有童年创伤的人都会说父母当年是如何伤害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往常给他带来什么的影响。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都是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呈现,等候着被解救。


但旁人的故事中,我们终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是个什么形象呢?


诉苦式的叙说或许能够换来他人的同情,但时间久了,听故事的人会丧失兴趣,而说故事的人也会因而沉浸在这些悲伤故事里,再也走不出来。


其实你能够试试重新叙说自己的故事,而这其实是我们咨询时经常会运用的叙事疗法。


我们如何议论自己的经历、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如何了解自己的特质,会不时强化我们变成谁。


比方在你的故事中,你觉得自己命途坎坷,总是受欺负,被欺负了也没方法对抗。那么即使你长大,你曾经具有足够的力气,可当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你照旧不会对抗,你会以为命运待你不公,这些糟心事就是会来临到你身上。


但假如你能认识到,你并不是命运的弃婴,你当年没方法对抗是由于你力气不够强,那你后面的故事会改写,由于你晓得你只需你变得强大那就能够对立那些伤害。


假如你的故事版本总是消极的,那你会发现,你会渐渐成为你故事里的样子,不断那么凄惨,被命运玩弄,永远虚弱无力,无法抵御。


叙事疗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


重写故事,就是要分清事实和你的觉得,把事情抽出来以一个谐和者的身份去看。


这样你再看这件事就不会总是想它给你带来了什么伤害,而是能好好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又该怎样去做。


叙事疗法其实就是多个你在进行对话,每个你都有一个身份,有的是受害者,有的是责备者,有的是谐和者。


你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整合起来,重新讲一个能让你奋进的故事。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