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你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吗?1
发表时间:2021-01-06 10:09作者:心师心理学 如今问你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性格生动开朗,大家都喜欢与我相处。 也有些人可能就觉得自己性格内敛,不容易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大家也不太喜欢跟自己玩。 关于这两种不同评价的人,假如我们去察看他们的生活情况,你会发现他们的人际关系仿佛与他们所说的评价分歧。这能否就代表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客观的呢? 他们的自我评价是精确的呢?或许并不是。 在我们对自己评价的过程中,普通有两种渠道: 一是直接的自我评价,就是你对自己的性格、喜好、才能等方面的认识。 二是间接的自我评价,这主要来源于别人的行为及状况的对比。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种渠道由于是来自于别人,就可能存在自我解读的偏向,招致对自我的评价产生错误。 为什么我们会错误解读他人的行为呢? 在这里心师需求提到一个名词:选择性留意。 普通你会先对自己或者别人有个根本的见地,选择性留意就是指: 你会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或者留意能支持你观念的信息,从而完成自我证明,最终证明自己的观念是对的。 在这种状况下,就容易构成两种不同循环的结果:一种是正向循环。 比方你觉得自己诙谐幽默,他人喜欢与你聊天,这时候你就会留意到: 你说了一句话,固然有些人在看手机,但有人笑了。由于这样的信息,你就愈加愿意去花心思逗笑对方,从而加深对自己最初的评价 “我很诙谐幽默”。 另一种就是负向循环。 同样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才能比拟差,那些优秀的人都不会喜欢与你接触。 你留意到: 当你工作汇报时,固然主管说你的想法不错,但并没有采用你的计划。你觉得主管是疑心你的才能、不信任你。于是在公司会躲着主管,从而证明了最初的评价“优秀的人不会与我接触”。 所以你选择留意的内容,其实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对自我的正确评价。 你觉得他人对你冷漠,那就只会留意到对方没有和你打招呼,却疏忽了她刚刚被老板呵斥了,正心情不佳。 你觉得他人不喜欢和你相处,只留意到对方没有约你,却疏忽了之前他人约你,你总是找借口回绝。 想要重新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除了能够问问他人的评价,与你自己的认知做比照,还能够每天做练习: 察看自己的选择性思想,从而转变自己的心理习气,更积极地对待别人、认识自己。 大家能够依照以下三个步骤来操作: 1.应战自己的选择性留意。 回想当天他人对你做了什么有利的事情,当时你的感受如何,你有没有回绝他人的好意? 2.应战自己的选择性记忆。 想一下你有没有为他人做什么好的事情,当时对方的反响是怎样的? 3.应战自己的选择性了解。 以当天发生的一件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为例,思考一下能否能够从其他积极的角度去对待这件事?察看自己能否有认知偏向。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