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爱,是允许孩子跌倒|经历100次失败,才有1次成功

8
发表时间:2020-08-19 09:25作者:心师心理学

2.jpg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现在当下,很多家庭的父母却不是这样做的。
在我的咨询室里,曾经来了一位这样的妈妈,她的儿子已经25岁了,却闭门不出,
待业在家,我就跟她儿子聊天,许久后,我问孩子妈妈:“孩子**次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允许让他走进洗碗池了?”
她妈妈点点头。我继续又问:“孩子**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他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了呢?
妈妈又点点头。我最后又问妈妈:“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你是不是动用了自己的权力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
母亲顿厄了,连连点点头。
这位母亲替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情。做家长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4.jpg

有时候,我们真该跟大自然的动物学习育儿之道。
狐狸生下小狐狸后,一家子其乐融融,但是等小狐狸长大一点,狐狸妈妈就会把小狐狸拼命往外驱赶,让小狐狸开辟自己的领地。
老鹰也是如此。当小鹰翅膀越来越硬了之后,一定要赶出巢穴。
所以孩子需要我们抚养,没有大人的抚养,孩子活不大。但是,我们为孩子做的,不能停留在是最低层面,应该学会放手,一点一点放,直到他们独立,并且帮你能够做事了。
3.jpg

什么是低层面的事情?
孩子上小学了,穿衣服,叠被子,洗澡,背书包,刷碗等等,凡是他们自己能做的,就应该教给他们做,哪怕他们做的不够好。
幼儿园教小朋友的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家长凡事都代替,这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会在无形中接受父母投给自己的担心和不信任。长大以后,孩子就会往往真的认为自己不行,有问题要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切记,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接受了父母给自己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有意识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挫折当中找出人生的哲理,锻炼本领。为人生的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
所以,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那父母,到底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5.png

孩子来到学校,进入社会,会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苦恼,怎么引导?这确实是一门学问。
有个初中女孩和当记者的妈妈,去参加夏令营。路上,妈妈一直拿着所有的行李,在营地上,妈妈出去采访了,女孩就到处找妈妈,说自己的药放在妈妈那里了,妈妈受到女儿的责怪,却一个劲地检讨自己。
我问这个女孩:
“你为什么不自己拿行李呢?”
女孩坦然地说:
“这些事从来都是妈妈干的。”
许多父母就是心甘情愿为自己干这干那,而孩子却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过错,这本来就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事情。
今天做父母的累,就累在了父母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6.jpg

有个男孩要去山西开展一个为期两天的野营,妈妈就问儿子是否需要帮助?儿子骄傲地说:“我会自己照顾自己。”
晚上,妈妈悄悄地检查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够自己的衣服。
因为山里面比外面阴冷。又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些都是野营必备。
第二天儿子就要出发了,妈妈就问:”东西都带齐了吗?”
“都带齐了,您就放心吧。”儿子自信地走出家门。妈妈目送儿子上路,什么也没有说。
几天以后,儿子回来了,妈妈问:“怎么样?很开心吧。”
儿子说:“很开心,就是衣服带少了,而且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要向别人借才能够出去,这两件事情让我不方便。”
“哦,那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以为那儿的天气和我们这是一样的,没想到那儿比我们这冷很多,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妈妈又问:“那手电筒又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也想到让我们带手电筒,可是我忙着忙着就给忘了,下次去我要先列个单子,像爸爸一样出差前准备东西一样,这样我就不会忘了。”
其实,失误也是一种经历,虽然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是我们代替不了孩子成长。这位妈妈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横加指责,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承受,由于自己的粗心和考虑不周带来的麻烦,而是孩子获得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的。

7.jpg


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参加劳动的机会,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做的那一半,是家长给孩子做示范,指明方向。留的那一半,是培养孩子自立、勤劳的机会,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
这个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利用了孩子的心理,并在教育上加进了启迪和示范的色彩。不是去强迫他们做什么,因此,要我做也转变成了我要做。那效果自然更胜一筹。
8.jpg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串门,正好碰到朋友的孩子双脚沾满了泥浆,从外面玩回来,我朋友为孩子换上干净的鞋袜,只换上了一只鞋和一只袜,就走开了。
我感到很诧异,我的朋友跟我解释说,这是他创造的“家庭劳动教育法”,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
比如孩子鞋脏了,就手把手教孩子把一只鞋子给擦亮,擦干净。孩子在洗手,就给他洗一只手。另一只手,自己去洗。
因为这样能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一样亮,两只手一样干净而自己动手将另一只手,另一只鞋擦干净。
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个性和能力人格的发展也得到了完善。这样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意识也会增强。
9.jpg

孩子因与年龄相同的孩子生活玩耍,才能学会与人相处之道。我们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将孩子的时间一手包揽。
放学路上,让孩子与小伙伴结伴而行,周末让孩子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鼓励孩子空闲时间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或者主动到亲戚朋友家走动,让孩子融入到广阔的世界中,而不是将你的爱和担心紧紧地将你的孩子捆在身边,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孤单。
龙应台说过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孩子会慢慢成长,并离开父母。我们给孩子**的财富,就是成为他们自己。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