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拖延症如何克服?1
发表时间:2021-01-04 16:22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拖延症如何克服? 拖延症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生疏吧,很多人都被它打扰过,固然也学习了很多克制拖延症的倡议,可真正施行起来却都收效甚微。 拖延症折磨着我们的肉体,损耗我们的效率,是我们努力斗争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绊脚石。不过,拖延症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有拖延症的人必定都是失败者吗? 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对一些范畴中的出色人数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优秀的创作者(比方画家,作家,电影人等),其实,大多数都是拖延症患者。 经过进一步的研讨和剖析,他把人分为3类: **类是毫不拖延的人,接到了任务就立刻去做。第二种是中度拖延者,他们总是先把任务拖一阵子,再去行动,第三种是重度拖延者,指的是那些总是把任务拖到不得不做时才入手的人。 他的结论是:在许多范畴,那些拔尖的佼佼者,常常不是行动力极强,毫不拖延的人,而是中度拖延者。 他以为,毫不拖延的人总是匆忙行事,欠缺思考。重度拖延者则处于压力和焦虑之中,工作时间的高度紧缩使他们的成就大打折扣。 而中度拖延者,并不是真的在拖延,而是特别喜欢在压力之下工作。当手头上的任务不够紧迫时,他们去完成的动力就会十分低。 他们会倾向于先去做别的事情。当截止日期迫近,他们享用着肾上腺素狂飙的觉得,工作时会愈加高效、专注。 并且,相比拿到任务就着手去做的人,他们破费在任务上的时间更少,腾出了更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这种赚到了的觉得也会给他们极大的成就感。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下面就和和心师一同来学习一下,怎样才干像他们这样积极又高效地拖延吧。 首先要明白的是,拖延并不意味着真的什么也不做。 当接到新的任务时,你能够不焦急入手去做,但必需对任务进行规划和思考,想想可行的思绪,想象可能遇到的问题,留意可能需求的材料。 假如是写论文之类的任务,还能够向曾经开端做的同窗讨教一下经历,以免走弯路。 在这期间,你可能会捕捉到灵感,这时,能够把你的灵感随手记下来,暂时寄存在大脑里,让它在你的脑子里酝酿,发散,想想它有什么缺陷?还能够怎样完善? 经过了拖延期的深思和酝酿,你对任务曾经有了全面的控制,也躲避了一些匆忙行事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这样一来,等到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立即行动,高效完成。 辨别积极拖延和消极拖延的关键点在于:你对自己的任务有没有明晰的掌控和详细的规划。 假如你完整不去思考,截止日期近在眼前,却连从哪里开端做都不晓得,这就真的是百害无利的消极拖延了。 不过,拖延症的最可怕之处并不是让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任务,毕竟,再拖延的人,在截止日期的威胁下最后都得乖乖交差。 拖延症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没有截止日期的,除了老板布置的工作任务、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你可能会想去健健身,读读书,自学一门外语。 由于没有截止日期的压力,我们会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而浑然不觉。 或许直到生命的止境,才幡然悔悟,可这个截止日期,再也赶不上了。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