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1
发表时间:2020-12-31 11:16作者:心师心理学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见惯了太多“胜利人士更胜利,失败人士更失败”的例子,我们总觉得有些人生来就带着主角光环。 自出生起,上最好的学校,承受最好的教育,参与含金量高的竞赛,进而有时机接触到更上层的资源,然后不论是招聘还是自己创业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而又有些人却越来越平凡,他们仅仅抱着我能混口饭吃养活自己就好了的想法过着每一天。 这样的差距,似是与生俱来,又似是后天想法行动不同所形成的,而这样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内容来自其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一切的也要夺过来”。 这也形成了一种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场面。 而随着时期的开展,马太效应的内涵也在不时地贴近理想,美国科学史研讨者罗伯特·莫顿就归结“马太效应”为: 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域,在某一方面比方金钱、声誉、位置等方面取得胜利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聚优势,然后就会有更多的时机获得更大的胜利和进步。 举个例子,就像大家都曾经历过的学生时期,一定会有一个教师眼里的“宠儿”。 这个人成就优秀,教师天天把夸奖他的话挂在嘴边,私底下也就会给予他更多的照顾,代表学校参赛或者参与节目肯定都是选他。 在这个状况下,这个优秀的人自然也就取得了普通学生随便接触不到的资源。 马太效应积极的一面我们曾经理解的很分明了,强者可以更强,那么消极的那一面呢? 弱者为什么会更弱,仅仅由于外在条件的缺乏吗? 心师觉得更多的缘由在于人们常常把此当做是逃避理想回绝努力的借口,不时给予自己暗示: “我生来就是个弱者,我家庭条件不如他人,我上的学校很普通,我的专业也不是很抢手,所以我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很不错了……” 但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你会纵容自己的懒散,如此才会使得原先的弱者到了最后也还是弱者。 而在我们的理想生活中,马太效应被应用在很多范畴,经济、社会、教育等等,关于很多职场新人或是久居职场毫无进步的人来说,也有很多可提示之处。 有很多人没有给自己设立一个适宜的目的,也没有做好契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关于工作也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毫无起色,掉入了一个难以爬出来的大坑。 这其实就是马太效应。 这里大家能够对照着看看自己,没有目的的无妨先看看自己的兴趣所在,理解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专长,才干在某个范畴有所作为。 而这里呢,又关乎到了你关于自己职业生活的规划,三分钟热度的你如何才干在每一个职业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而不是逃避的问题。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