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自欺机制(中)

1
发表时间:2020-12-25 13:52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理防御机制:自欺机制(中)


有人说生活离不开谎言,这是因为很多时候,真实是最伤人的。


比方说考试没考好,有的人会用这次题出的太偏了来安慰自己,也有的人会说:我只是太马虎了或者没认真备考,真的敢于承认自己问题的人恐怕没有多少,而那些自我安慰的行为其实就是合理化。


心理防御机制:自欺机制(中)


所谓合理化,简单来说就是用看似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进行辩护,然后使自己可以接受。


我们生活中采用合理化进行心理防御一般有三种方式:


**种是酸葡萄心理。


大家应该听过伊索寓言里面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的故事,它的本质其实就是贬低那些我们因为能力不足而无法取得的东西。


举个例子,你去一家公司应聘,最后被刷下来了,可能会用“这家公司不好,我本来就没想在这工作”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不想要这份工作就不会来应聘了,但是承认自己是因为不够优秀才被刷下来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想让自己内心获得平衡的做好方法就是前面说的给自己找个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


为什么大家很喜欢类似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之类的心灵鸡汤呢,就是因为这些话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受挫的我们,让我们从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与酸葡萄心理相对的就是甜心师心理,酸葡萄心理是丑化失败的动机,而甜心师心理就是美化被满足的动机,它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的或者已经拥有的就是**的选择。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破财免灾”等等其实就是甜心师心理,很多积极心理的背后都有甜心师心理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自欺机制(中)


最经典的就是半杯水的故事,悲观的人会懊恼自己只有半杯水,而乐观的人会想自己还拥有半杯水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接受现实。


生活太辛苦,我们需要努力说服自己,自己拥有的已足够多、足够好,这样才能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焦虑。


比如你被道德绑架给一个老人让座了,其实你心里是不舒服的,但是可以用“我是个尊老爱幼的人,让就让了”来让自己获得心里平衡。


但正因如此它也有可能会限制你,让你不能勇敢去争取,一直停留在原地。


合理化的最后一种形式就是推诿,这种防卫机制就是将你自己的缺点和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或者直接甩锅给别人。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多,比如有的人出轨明明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非把全部责任都推卸给另一方。


还有最近比较热门的关于宠物狗咬人的问题,明明是宠物狗的主人没有看管好自己的狗,非说“你要是好好的,我家狗为什么会咬你”,用这样的强词夺理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即便自己做错了那也是别人导致的。


373.jpg


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平衡心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力图告诉自己和其他人——“我是无辜的,我是很棒的,我是有价值的”。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