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孩子打父母,究竟是谁的错?119
发表时间:2020-12-21 14:29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孩子打父母,究竟是谁的错? 不晓得朋友们看没看过《变形记》,里面的少年少女做出过很多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打父母就是其中一件。 但这样的事情近些年却仿佛越来越多,我们经常会看到相似于“要钱不成,14岁少年当街殴打母亲”一类的新闻。 普通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都会责备孩子,说他们是白眼狼,是社会败类,应该被抓起来好好教育。 但形成这样场面的真的全是他们的错吗? 我想他们的父母也应该承当一部分义务,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通常跟家庭教育有关。 古话说“慈母多败儿”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如此不听管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溺爱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分明,溺爱是不好的,会直接摧残孩子身心的健康开展。 但他们身处其中,却很难认识到什么是溺爱,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爱是正常的爱。 就拿《法证先锋》里的一个片段来说: 老婆婆大夏天被儿子赶出门乞讨要钱,好意人把她送回家,并且责备他儿子的不是。 但老婆婆却说: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你们别怪他,他的压力也很大。 老婆婆不觉得自己这样有问题,她就是这么爱孩子的,但这种爱是错误的。 下面心师例举几条溺爱的表现,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在溺爱孩子: 1.特殊待遇 在你们家,孩子的位置高过一切人,他处处遭到特殊照顾,好吃的、好玩的什么都要先放到他面前,大人能够不过华诞,孩子必需要过。 你总是给他找很多理由“他这么小,就应该享用特殊待遇”“这么点事没必要计较”,但殊不知你这样会让孩子自感特殊,习气高人一等。 你的话在他面前没有任何权威感,更没有任何效能。 由于他从小习气了你去求他“宝贝,求求你,赶紧把饭吃了吧”“好好好,妈妈保证,你要是把作业写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早就习气了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觉得需求尊重你,在他眼里你的作用就是满足他的需求,假如满足不了他想惩罚你就惩罚你,想丢弃你就丢弃你。 2.过度付出 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后就失去了自我,她们把孩子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 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至于自己的感受,那不重要。 这样的家长常常看不得孩子哭,用一句来形容她们的感受就是“看到孩子哭,我的心就碎了。” 所以为了让孩子开心,她们常常会舍弃自己来满足孩子。 比方你明明很累,想要周末好好休息一下,但孩子说要去游乐园,你不想去,他一哭你就受不了,立即退步投诚。 但实际上你完整能够跟孩子说,你很累想要休息,下次再带他去,让他学会了解你体恤你。 你的将就依从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他不会去想你的感受是什么,只在乎自己要什么。 3.剥夺独立 有的家长会跟我埋怨为什么自家孩子不够独立,但有的家长却相反,他们惧怕孩子独立,他们就喜欢孩子什么都依赖自己。 在他们看来,这是孩子爱他们的意味,也是他们自我价值的表现。 但你为孩子做的越多,并不意味着孩子就越感谢你,你剥夺了他翱翔的翅膀,他的确需求依赖你,但他也会把你所做的一切视作天经地义,你不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的保姆。 溺爱,就是用爱把孩子吞没,这是非常风险的行为。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