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妈妈到底偏心谁?3
发表时间:2020-12-19 10:24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妈妈到底偏心谁? 从二胎政策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再要一个孩子。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呈现了:大宝跟二宝总是有很多小别扭。 很多妈妈们也说: 我曾经尽量做到厚此薄彼了,但两个孩子就是处不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就以我接触过的案例而言: 亲兄弟姐妹之间处不好的**根源就是妈妈的态度。 两个孩子都以为妈妈更偏爱另一个,基于这样的认知,很多孩子会以为兄弟或姐妹是跟自己争夺母爱的敌人. 对敌人又怎样可能有好脸色呢? 有一位宝妈曾经来找我咨询: 她说,在要二孩之前,他们也征求了大宝的同意。 怀孕的时候,大宝也很喜欢摸她的肚子,还说很等候小宝宝陪她玩。 可孩子生下来之后,大宝就变得很不喜欢妹妹,孩子越大矛盾越多。 有一次她看见老大用很憎恨的眼神看着妹妹,她吓了一跳,不知道哪里呈现了问题。 我就问这个小姑娘,对妹妹是什么想法。 她说:“我恨她!” 我接着问,为什么恨妹妹呢? 没想到孩子哭了,她说: 我觉得妈妈只爱妹妹,不爱我。 每天都跟我说我是老大,我要让着妹妹,还要让我照顾她。 我都让了这么长时间了,怎样历来没看过妹妹让过我?! 妈妈却觉得很冤枉,她也恳求老二要听老大的话了呀,她并没有倾向谁。 但是妈妈的这些恳求,给两个孩子的感受是: 你在偏心另一个,对我的恳求更多。 我想很多父母都会做这样的事,觉得老大作为更年长的那个应该更懂事,所以经常要他们做“孔融让梨”这样的事。 但是有一点大家别忘了,孔融让梨有个前提: (1)梨是先给了孔融,而不是先给了其他孩子。 (2)其次是,孔融是自愿让出来的,不是被逼着承担这样的义务。 (3)最后故事里的孔融,是弟弟,并不是哥哥。 对老二也是一样,总是恳求他应该听姐姐或者哥哥的话,他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此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孩子所谓的“不当行为”,都是由于: 他觉得自己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而产生的懊丧感所驱动的。 而父母真正要做的是,重新辅佐孩子树立安全感,减轻能够惹起他攻击性的复杂心情。 假设你们家的孩子也呈现了这样的问题,你可以试着多花点时间 与两个孩子分别单独相处,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在乎他的。 假设有了弟弟妹妹,你的大部分目光都放在二孩身上,那老大自然会产生失落感。 所以你需求重新与孩子树立一对一的感情结合。 其次,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去给孩子分配任务。 老大不是非得承担“忍让”这个角色,老二也不是必需承担“服从”这个角色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避实就虚,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些任务。 假设孩子产生了不公平感,你需求跟孩子沟通,先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说你的本意。 你错了,也要及时负疚,这样会更有助于树立孩子对你的信任。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