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你没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6
发表时间:2020-12-19 09:51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你没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美国**「家庭治疗巨匠」萨提亚以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而这种联络有可能影响他的终身。


心师心理学:你没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宽恕童年经历过十分激烈及痛苦的感受,父母吵架、离异,最后更把他送给他人抚育。虽然饶怒当时年岁尚小,却不知不觉影响了他对爱情的态度。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的状况跟宽恕有点类似。她5岁的时候,父亲把她及母亲丢弃了,母亲为了养家只能做几份工作。在她读初中的一个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下课回家后看到乌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那种孤单的感受如此念念不忘。


从此她做了一个决议,她绝对不要像母亲一样被人丢弃,所以她长大后常常逃避爱情,就算有对象也不敢投放真感情在关系里,相处一段时间后,就会编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对方分手,为的就是不想当被丢弃的那一方。


她原本只是想维护自己,可是没想到反而成了她在爱情路上的障碍。


她常对我说,羡慕我有一个融洽暖和的家庭,羡慕我隔着电话对父母说笑撒娇,羡慕我有一段持久的恋爱关系。但是,我的原生家庭也并非圆满。


我姐是高材生,小时候我父母都会边批评我边褒扬她,曾经我把父母对我的评价内化到自己潜认识,对自己没自信,更以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连自己都厌恶自己,我开端看书「自救」,最令我印象深入是看到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段说话:「 你必需自己开端。假设你不以积极的爱去生存,假设你不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解释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仍然是没有意义的。」


心师心理学:你没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我读过一本名为《玻璃城堡》的回想录,讲述作者珍奈特与兄弟姊妹从小过着游牧民族般的生活,总是在搬家,酗酒的爸爸编织出许多冒险情节,一下子要规避恶徒追逐、一下子要防着联邦探员找上门,但其实大家心里明白,他们是在躲债主。


作者在书中坦率地述说童年往事,她不只写父母,也描画出家人世的强大羁绊,但是作者没有被不健全的家庭背景困住,反而可以英勇走出自己的人生。


我又认识到萨提亚其中一个理论:人的终身有三次出生,**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分离,发明了一个重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曾经存在的家庭系统。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议者。


前两次出生,我们没有选择的权益,但是第三次出生,却能够完整由自己掌控。


透过阅读,透过学习,我试着遵从自己内在的声音,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报名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游览……我开端看到自己的美好。


有一句说得好:你若怒放,蝴蝶自来。我找到一个懂得观赏我的人在一同。


更重要的是,我忘掉父母对我的伤害,对他们,我不想记仇,只想感恩。如今,我爱我的生活,也爱我的家庭。


我们不应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动的借口,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求担任任。但是将来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要为自己担任任。


心师心理学:你没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就如宽恕父亲所说:「不要拿父母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过去不对的事情,就不该持续下去。


宽恕鼓起勇气疗愈原生家庭的爱与痛,与父母和解,最终放心,然后重塑自己的人生,明白珍惜眼前人的 重要。


一位心理学家说:「人会花终身的时间来整理童年,但此生,你是要不停向父母追责、整理童年,还是懂得内心缺憾,自行补上,然后弹个响指,朝着星斗大海继续前行?」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