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呢?是缺乏毅力吗?1
发表时间:2020-12-17 10:06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呢?是缺乏毅力吗? 最近,有朋友跟我聊天提出了一个疑问: 他说在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很多的缺点。 想要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但一回到家就泄了气,以前咋样,如今还是咋样。 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呢? 是啊,有几人又有着同样的感受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啥会呈现这种状况以及如何迈出行动的**步。 心理学中,有这么一句话:感受才是真实的。 无论你懂得几道理,这些道理都只能停留在认识层面。 他能够指引你行进的方向,但并没有给你持续行进的动力。 很多人都说想要减肥,可能也会开端少吃点东西,但刚开端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然后就开端找各种理由妥协,诸如: “吃饱了才干减肥呀”、“我今天心情不好呀”。 其实呈现这些情况的实质都是,你的感受层面并没有完整接纳这个方案。 理性通知你需求坚持减肥方案,但内心里还是觉得这么做很不舒适。 只要你感受到了实在的益处,你才有可能坚持不时行进的步伐。 而感受,源自于你的潜认识。 大家应该都听过“象与骑象人”这个比喻: 骑象人是理性的,他能看清很多事情,能理性思考,也有自己的方案,但他也很难随便的差遣大象向着自己想要前往的方向行进。 而大象就意味着你的感受,它有自己的想法,会依据自己的本能去行动: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总之怎样舒适怎样来,它才管不了什么久远的目的对它有多大的益处,它只关注自己眼下的快乐。 我们不太容易从认识层面,不断坚持让自己达成某些目的,那么我们能否就此一筹莫展了呢? 当然不是。 世界上胜利人士一抓一大把,为啥他们就能胜利呢? 一定是有什么方法。 这里心师就引见一个小办法给你,你能够应用“场”的力气,“场”就是“气场”的场。 简单的说,场就是一个小的环境。 大家都晓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孟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搬了三个中央,目的就是: 让孩子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里,承受好的影响,更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 当然心师不是让你搬家,而是说: 我们需求发明出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必需是可以协助我们更容易进入达成目的状态的“场”。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不太明白,下面就举个例子。 比方说最开端的例子: 朋友想要在工作之余,经过学习提升自己。 那么我们能够在家中划定一个区域,而这个区域只能用来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还能够准备两台电脑,其中一台只装办公软件,只用来学习工作,要想文娱的话,就用别的电脑。 再比方减肥这件事儿: 一个人可能很难,没有人监视你,但假如你参加了一个减肥的小群体呢? 群体里每个人的每一点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你。 看到他人动起来了,或许你也就动起来了。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