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15
发表时间:2020-12-13 11:05 心师心理学: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 以下内容由心师心理学为您介绍,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总是与别人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并且不断地去改变他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又或者是被他人改变。 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随着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态度不断改变,比如随着时代的进步,白种人逐渐改变了对黑种人的态度,认识到无论肤色人人平等。 可是当一些人比较顽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他们的态度呢?**个你需要注意的因素就是信息,本身我们在心理上会更加容易接受那些论证充分全面客观的信息,并且如果信息的传达途径更加全面。 那么它的可信度就会更高因此想要改变他人的态度,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提供充分详实的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如何才能够说服别人去购买你的产品呢?没错你需要跟客户全面详实的描述这个产品的原理,使用方法,效果等等信息,这样客户才会相信这款产品确实有效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 第二个你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让对方接纳你的观点,由于人们心理上天然对于别人施加的态度改变的影响具有防卫反应,我们在试图改变他人态度之时,应该尽量弱化对方的这种自我防御及尽可能的使自己的立场向对方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比如当孩子拒绝穿秋裤的时候一位妈妈如果只是单纯命令孩子穿上,并且说是对你好,孩子往往会更加的抗拒,因为很显然你是想要改变她的态度,并且采用直接粗暴的方式更加容易激起孩子内心的抗拒感,可是呢,如果这位妈妈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先说一些体谅孩子的话。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妈妈也知道穿秋裤可能会显得腿有点粗,或许会影响美观,又或许会被同伴们笑,让孩子在心理上放松下来,之后在娓娓道出,但是呢,穿上秋裤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寒冷,这样老了之后才不会落下一些病根等等一些穿秋裤的道理,那么孩子就更加容易接受,最后人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必然与他人和群体发生一定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对于个体的态度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试图去改变他人态度的时候可以利用他所处的群体或者是个体关系,同样也是让孩子穿上秋裤,孩子为什么会比较抗拒来自父母的劝导?因为在孩子的内心他会觉得你和他并不是一个群体,你们是两代人有着年龄的隔阂。 可是如果换做孩子的朋友和伙伴来劝导孩子穿上秋裤,效果就会大大的提升,因为他们从属于同样的一个年龄群体当中,群体的规范会在每个成员身上形成参照效应,人们更加相信来自同一群体的成员所说的话也会更加偏向于与全体成员保持一致。 生活中我们有些时候总是避免不了需要去劝导和改变一些人的态度,记得千万不要那么强硬,试着采用上面的一些小方法也许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