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心理学:有时候,你不能笃信你的记忆!

1
发表时间:2020-12-11 15:18作者:心师心理学

心师心理学:有时候,你不能笃信你的记忆!


心师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搞笑视频,内容是:


博主的妈妈提起自家左近的一个店铺,她坚持说那个店铺叫“山东特产”。


心师心理学:有时候,你不能笃信你的记忆!


而爸爸则说叫“山东海产”,妈妈不相信,两个人为此争持,后来她还要跟爸爸打赌,总之就是笃信自己才是正确的。


最后大半夜出门去看那家店,结果是爸爸赢了。


这样的场景其实挺常见的,我们关于自己的记忆总是疑神疑鬼,但又总存在这种“记错”了的状况,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心师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事。


首先我们要晓得,记忆并不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的客观复原,我们本身也会对记忆进行选择和加工。


所以美国心理学家E.F.Loftus说:


人类记忆并不只是对人所经历的事情的总结,也是对他们曾经思考过、被告知过以及他们所相信的事情的总和。


心师心理学:有时候,你不能笃信你的记忆!


依据这个定义,就能够看出来,我们本身和别人都是很容易窜改或重构我们的记忆的。


电影《误杀》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男主为了洗脱家人的嫌疑,采用各种暗示的手法让其别人相信,在被害人被害的那天他们一家人都在外地,不具备作案时间。


而被他暗示的人,在被警方讯问时,他们很自然的就依照男主所想象的那样去答复。


即使是给他们绑上测谎仪,也测不出来他们在扯谎,由于他们真的相信由男主为他们窜改过的记忆,以为自己说的是真话。


这种操作其真实生活中也是可行的,由于我们关于很多事情的理解和认知并不是经过亲身经历,而是透过别人的告知,假如他人有认识的想给你洗脑,那你可能会无意中落入这种圈套。


比方我曾有个来访者,他对他母亲有一种十分矛盾的感情:


心师心理学:有时候,你不能笃信你的记忆!


明智上通知他,他的母亲很爱他,为他做了很多事,但是情感上他并没有真的感受到,他很痛苦,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事实上,他所谓明智上的判别是被他母亲影响的。


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母亲每个月来看一次,每次来母亲都会通知他自己为他做了几、付出了几,他听得多了,脑海里就随着他母亲的描绘自动想象结构出一些画面,然后渐渐地他把结构出来的画面当做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事。


而他情感上或者说潜认识里通知他,他并没有看到,也没有感受到那样的母爱。


除了别人会窜改我们的记忆,我们本身也会。


客观重构记忆,常常与我们本身的需求有关,有些时候我们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比方很多人都做过“事后诸葛亮”,也就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我们会觉得自己在事前就曾经意料到这样的走向和结果。


你信誓旦旦的重现当时的场景,但它可能是你想象出来的。再比方跟他人发生争论后,我们坚持自己是无辜的一方,在跟别人转述这件事时,也多数是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哪怕自己有做错的中央,对方也有做对的中央,但我们就是“想不起来”。


还有些时候,我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内心不再反复受伤。


有些人经历过十分痛苦的事情,他们为了维护自己,会选择性的遗忘某些事,或者用希冀中的场景去交换那些痛苦的回想,这些都是自我维护的手腕。


记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可能塑造了我们是谁,但它也是由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相信的自我而构成的,那你的记忆塑造了什么样的你呢?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