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是什么意思?应用技巧!

39
发表时间:2020-12-10 15:19作者:心师心理学

巴霖效应,又称巴纳姆效应、福勒效应或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经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常常会认同对自己笼统、空泛的评价,人们普通以为这种并不明晰的、以至契合群众化的评价专属于自己,而这种自我暗示对传播效果影响严重。下面心师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是什么意思?应用技巧!


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是什么意思?应用技巧!


一、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是什么意思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得出的一种由**的杂技人巴纳姆命名的心理现象,因而后人也将其称为福勒现象。这种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当以一种共性的描绘来形容某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常常都会以为特别合适他,哪怕这种描绘言之无物,对方也会确信无疑。


比方星座学等。之所以这种效应被冠以巴纳姆的名字,是巴纳姆在演出杂技时,常常都能够抓住观众这样的心理,因而巴纳姆曾说过,他很受欢送的缘由,是由于他的扮演中常常都包含了每个观众都喜欢的要素,即是让观众“每一分钟都有人受骗上当”。


为了证明这个效应,福勒在1948年对他的学生作了一项心理测试,他以一些空空如也的形容语句,来对学生们的本身契合水平进行自我评测。0分为不精确,5分为精确。结果这项测试的结果均匀分竟高达4.26分。因而福勒以为,对人描绘语句中,有很多都是能够用在任何人身上的。


在另一项心理评测中,教师对学生首先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评价,在得出每个人的评价后,教师后编造了另一份结果,内容当然是说一些每个人的共性语句。他让学生选择,哪一份报告更契合对自己的描绘。结果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那份假的报告。


巴纳姆效应产生的缘由,是人的客观考证决议了我们的思想方式,我们去选择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都是经过客观评测的,因而绝大部分人,都愿意将自己定位在阳光、积极、正面的位置上,所以才产生了已共性形容个性的效应现象。


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是什么意思?应用技巧!


二、心理学的一百个效应:巴霖效应应用技巧


1.要学会面对自己。有这样一个检验人的情商的标题是: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个反响会是捂住什么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由于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以为是缺陷,就经过自己办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需要面对自己。


2.培育一种搜集信息的才能和敏锐的判别力。很少有人天生就具有明智和审慎的判别力,实际上,判别力是一种在搜集信息的根底上进行决策的才能,信息关于判别的支持作用不容无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搜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3.以人为镜,经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拟来认识自己。在比拟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拟,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他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而,要依据自己的实践状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拟,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适宜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拟客观。


4.经过对严重事情,特别是严重的胜利和失败认识自己。严重事情中取得的经历和经验能够提供理解自己的个性、才能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乏。越是在胜利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