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是什么?常用方法!有什么特点?261
发表时间:2020-12-04 15:37作者:心师心理学 人本主义疗法是树立在哲学根底之上,经过为求助者发明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气氛使患者可以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经过改善“自知”或自我认识来充沛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完成的潜力,以改动自我的顺应不良行为,矫正本身的心理问题。下面心师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人本主义疗法是什么?常用方法!有什么特点? 一、人本主义疗法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开创人是马斯洛(A.Maslow),还有戈尔德斯坦(K.Goldstein)、罗杰斯(Carl Rogers)、奥尔波特(G.W.Allport)等。他们以为有机体有一种开展本身潜能的内在倾向,人除了普通的生物潜能外,还有人所特有的心理潜能,如需求或动机。它有七个层次,自我完成或发明潜能的发挥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能给人“顶峰体验”的喜悦,人能到达这一层次就是最有价值,并且是最健康的。建筑在这一理论根底上的心理疗法,就是要完成对人的价值和威严的关怀,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复原论和机械决议论。 人本主义学派,既反对肉体剖析学派的潜认识决议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议论,而主张从人的认识自身动身来研讨人的心理。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根底的心理治疗法称之为人本主义疗法或人本疗法。其主要观念是治疗要以来访者为中心,不把来访者当作患者对待,治疗师只是辅佐来访者进行自我治疗和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有两大理论: (1)马斯洛的自我完成论 马斯洛以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求,他将其分为五个层次,仿佛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对食物、饮料、氧气、睡眠和性的需求);平安需求(对平安感、稳定性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对归属感、爱情、友谊和摆脱孤单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尊和来自别人的尊重的需求);自我完成需求(对完成自己潜能、发明力、理想和信心的需求)。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求之前,至少必需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求。前四层需求属于根本需求,可产生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慌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求属于衍生需求,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开展和完成本身潜能的需求。满足了这种需求个体才干进入心理的自在状态,表现人的实质和价值,产生深入的幸福感,使人格得到充沛的开展和人格趋于圆满,最后到达自我完成,马斯洛称之为"顶峰经历"。马斯洛以为人的病态源于需求的匮乏或挫折,他以为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使来访者逐步承受无认识的激动、真实的自我,从而到达自我分歧、完好和统一的过程。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以为自我观念的开展构成,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别人、自己、事物的互动过程中得到的经历的汇合。自我的调和和抵触是自我论的中心。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的是将本来不属于自己自我的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形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要这样的人才干充沛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本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消除外界环境经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能够自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议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命运,修复被毁坏的自我完成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开展。 二、人本主义疗法常用方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也翻译成咨客中心疗法来询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呈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出色首领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念的人理论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创始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咨客中心疗法以为,任何人在正常状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发奋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假如人的本身体验遭到闭塞,或者本身体验的分歧性丧失、被压制、发生抵触,使人的成长潜力遭到削弱或障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顺应艰难。假如发明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可以和他人正常交往、沟通,便能够发挥他的潜力,改动其顺应不良行为。 三、人本主义疗法有什么特点 1.以患者为中心本治疗强调发动患者内部的自我完成潜力,使病人有才能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治疗者的义务是发明一种良好的氛围,使病人感到暖和,不受压制,遭到充沛的了解。治疗者这种真诚和接纳态度,会促使病人重新评价自己四周的事物,并依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和顺应生活。 2.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 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构造和功用的一个过程。一个人有许多体验是自我所不敢正视和不能分明感受的,由于面对或承受这些体验,与自我现状的构造不谐和,并使其感受到要挟。治疗者好像一个同伴,就像是能够承受的改动了的自我,协助病人消除不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经过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所起的新型人际关系,使病人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从而到达治疗的目的。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与普通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拟,罗杰斯反对操作和支配病人,很少发问题,防止替代病人作出决议,历来不给什么答复,在任何时候都应让病人肯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求矫正的问题,也不请求病人执行引荐的活动。
文章分类:
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