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对孩子用的催眠语言52
发表时间:2020-11-06 11:51作者:心师心理学 做催眠的培训与治疗十余年时间,很奇怪的是每当我提起可以对孩子进行催眠的时候,很多人会提出疑惑:孩子能催眠吗?当然如果你将催眠理解为睡觉,很明显是没有必要对孩子催眠的。不过我所教授的催眠技巧是来自世界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的隐性催眠,这种技术将催眠定义为对人的一种影响,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群体。我的孩子在刚刚出生不久,我就用抚触催眠法来建立她的安全感,所以这种催眠对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适用,下面是亲子沟通过程中如何使用催眠技术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打开神秘的催眠之门有所帮助。 一、应对孩子不良行为举止(哭闹)的语言模式 1.爸爸(妈妈)知道你 2.宝贝,爸爸(妈妈)相信你很 ,对吗? 问 题 情 景 爸爸在接5岁的莎莎放学回家的路上,莎莎想让爸爸停车给她买个冰激凌,因为她饿了,爸爸说不行,回去就可以吃饭了。莎莎开始大声哭闹,说如果是妈妈就会给她买。 吴月波:“先稳定情绪,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 第二步: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过去,你可能说: 那下次别让我来接你,让你妈来接你,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对孩子哭闹行为置之不理,责备孩子。 你就这样闹吧,反正我是不会给你买的,我受够你了。 ——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 现在,你可以说: 宝贝,爸爸知道你没吃到冰激凌很难过,但我们一回家就有饭吃了,爸爸相信你是个乖孩子,对吗? ——先关注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让孩子觉得你很理解他,然后再赞美孩子不哭闹行为,让他意识到不哭闹是很好行为,这样才是乖孩子。 亲 子 对 话 1.关注情绪 2.设置比较 3.引导问题解决 父母:“宝贝,爸爸知道你很饿,要是我们现在能有东西吃就好了。”(关注情绪) 孩子:“是啊。” 父母:“你觉得吃冰激凌和吃饭哪个会让你更饱一点呢?”(设置比较) 孩子:“当然是吃饭会更饱啦,吃冰激凌只能填下肚子。” 父母:“恩,我们马上就到家了,回家就可以吃饭,妈妈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在等着我们。你觉得吃完冰激凌还能吃到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吗?”(引导问题解决) 孩子:“恩,我知道了,回家就可以有好多好吃的了。” 二、对孩子不良生活习惯(不爱吃饭)语言模式 1.爸爸妈妈很好奇的是,你 2.爸爸妈妈相信你 问 题 情 境 4岁的文文就是不爱吃饭,每次吃晚饭时就逃避吃饭,要么是要爸妈喂,要么就干脆不吃,不管家人怎么求,就是不吃。家人看着他瘦弱的身体很是担心。 吴月波:“当孩子不爱吃饭时,可用有趣的方法刺激他来吃饭” **步:引导孩子说出令他感到痛苦的事情; 第二步:帮孩子找到解决他痛苦的方法; 第三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孩子吃饭上面来。 过去,你可能说: 你到底吃不吃?再不吃我可要打你了! ——强迫孩子,用命令和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 我的乖宝宝,你就吃一口吧,来,妈妈喂,你把饭吃完了要什么妈妈(爸爸)都答应你。 ——纵容孩子,用条件来交换孩子吃饭。 现在,你可以说: 文文,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那我们把你最不喜欢的东西消灭怎么样?怎么消灭呢?我们把它吞到肚子里面去消灭它好不好? ——孩子不喜欢吃饭,因为他觉得吃饭没意思,所以可以引导到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上来,用这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达到孩子吃饭的目的。 亲 子 对 话 1.引出痛苦 2.消灭痛苦 3.问题解决 父母:“宝贝,爸妈很好奇的是,你最不喜欢是东西是什么?(引出痛苦) 孩子:(某某某) 父母:“那我们把这个你最不喜欢的东西消灭怎么样啊?”(消灭痛苦) 孩子:“好啊,怎么消灭呢?” 父母:“现在碗里的东西就是你最不喜欢的东西,也就是你的敌人,你赶快把它吞到你的肚子里面消灭它,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会胜利的。”(问题解决) 孩子:“恩,好,我马上来消灭它。” 三、应对孩子不良生活习惯(不爱洗澡)语言模式 1.妈妈(爸爸)很喜欢你 2.你 后真好 问 题 情 境 爸妈最怕的就是给上幼儿园的蛋蛋洗澡。蛋蛋的名字就真的像他的性格,是个名副其实的捣蛋鬼,他一洗澡就大哭大闹,爸妈实在拿他没办法,每次都强行给他草草的冲一下氺。 吴月波:“先激起兴趣,再引导解决问题” **步:当孩子不爱洗澡的时候,家长应该找到一个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第二步:可通过游戏的形式与洗澡结合起来。 过去,你可能说: 乖乖,好好洗澡嘛,妈妈求你了快点来洗好不好啊? ——乞求孩子洗澡。 你到底洗不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爱干净啊,你看看隔壁的强强多听话啊! ——责备孩子,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作比较。 现在,你可以说: 宝贝,我们到欢乐海洋里玩个抓小鸭的游戏好吗?(设计一个蓝色泡泡浴盆和小鸭子玩具让孩子尽情玩耍)蛋蛋,你知道吗?爸妈很喜欢你往自己头上和身上抹沐浴液呢,你抹完后再擦一擦就会有很多滑滑的泡泡出来,真好玩呢! ——让孩子讨厌的洗澡变得很有趣味。先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他,然后再引导孩子达到洗澡的目的。 亲 子 对 话 1.激发兴趣 2.设置比较 3.问题解决 父母:“宝贝,来,快看,这里有个蓝色的海洋,还有小鸭子在上面游泳呢 我们来看看,看你能不能抓到小鸭子好不好?” 孩子:“好!” 父母:“那你赶紧跳到水里去捉它吧” 孩子:“妈妈,爸爸,我捉到小鸭子了。” 父母:“宝贝,你真棒!蛋蛋,你知道吗?爸爸妈妈很喜欢你往自己头上和 身上抹沐浴液呢,你抹完后再擦一擦就会有很多滑滑的泡泡出来,真好玩呢。 比抓小鸭子更好玩,你试试看。” 孩子:“好啊,呀,是真的很好玩呢,真有趣!”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