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部分的「情绪化」,都源于关系里的这个模式

6
发表时间:2020-11-19 09:46作者:心师心理学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情绪化”这个主题。


情绪化的人,前一秒可能还是高兴的,后一秒就有可能闷闷不乐,焦躁不安。他的行为举止往往受到情绪的左右,情绪非常不稳定。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管是快乐或悲伤、生气或难过、愧疚或感动,产生情绪再合理不过了。


但是有一些人呢?


情绪波动实在是太大了,可以瞬间哭得稀里哗啦,然后马上就可以破涕而笑,情绪化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会把情绪压在自己的心里,周围的人看不出来她有情绪。


越压抑,越痛苦。因为负面情绪的积累也会造成种种的问题。


可是如若情绪的过度表达过于激烈,持续的时间过长,情绪波动的幅度过大,这些都可能也会造成问题。


孩子大部分的「情绪化」,都源于关系里的这个模式


1.情绪化家庭中的孩子


长大后会怎样?


有位叫茜茜的孩子,在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


却没想到,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以后,噩梦就开始了。


因为茜茜的妈妈情绪特别不稳定,她有时候阴郁,有时候阳光,有时候又很暴躁,茜茜永远都不知道妈妈下一秒的情绪是怎么变的。


妈妈生气的时候,就打茜茜,甚至亲戚们都觉得茜茜不是亲生的。


但是她妈妈爱她疼她的时候,她又觉得妈妈是很爱她,所以妈妈的情绪就给幼小的茜茜心灵带来了阴影。


更可怕的是,茜茜长大以后发现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妈妈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爱人,虽然知道这样是有问题的,但却很难控制情绪。


而这种行为,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强迫性重复。


那些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很难与他们的伴侣相处,而且会安全感缺失。


那些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毒打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也更倾向虐待自己的孩子。


那些在情绪化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也可能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孩子大部分的「情绪化」,都源于关系里的这个模式


2.孩子为什么会变得情绪化?


对于孩子的情绪化可能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个是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第二个他能通过情绪表达的途径获得好处。


比如说他的意愿得到满足,关注度会增加,所以,他会通过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可以得到它背后的好处。


在心理学当中,我们叫做“因病获益”。因为我有这个情绪化的问题,所以我就可以得到我要的东西。


往往这种背后的好处,也是孩子情绪化倾向的帮凶,他可能会强化情绪化倾向的发生和发展,小孩的情绪化倾向往往也是这么造成的。


比如说这个孩子要求买一个玩具,我们父母,开始是不同意买的,孩子便大哭大闹,还在地上打滚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那家长也感觉没招了,只好满足他的要求。


所以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领悟能力,这个过程就让孩子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我哭就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宠爱,满足自己的愿望。


所以在这以后,他肯定会活学活用,并且屡试不爽。


所以他的情绪化的倾向就会更加的明显,因为他可以用自己的哭和情绪来控制我们的父母。


孩子大部分的「情绪化」,都源于关系里的这个模式


3.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化?


| ** |


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


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首先,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自己的情绪要稳定。


当我们自己有了情绪,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宣泄,不要让孩子承受情绪的暴力。


比如说我们可以自己找朋友倾诉,深呼吸,听音乐,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你也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求助。


| 第二 |


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由于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他们缺乏情绪的表达能力,所以才会用我们成人眼中任性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去惩罚孩子,其实根本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学会自己去管理负面情绪。


通常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己并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多成人生气的时候,他也很难描述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越了解自己的情绪,才更有可能管理好情绪。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并表达情绪,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


平时,我们也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嗯,我很伤心”等等各种情绪。


原来人是可以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


告诉孩子自己情绪的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宝贝,你是什么感觉?妈妈看你很生气,很难过,能告诉我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样的对话可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我们也需要教会孩子适当的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在愤怒时,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比如说孩子输掉了比赛,妈妈是这样对她说的:“妈妈小时候输了比赛,心里也会很难过,虽然没有嚎啕大哭,但会生闷气,跑掉,后来外公告诉我生闷气也赢不了比赛,只有不放弃,就不能算输来,妈妈就一直很努力,后来终于赢了。”


你看给孩子处理情绪的多种选择,慢慢的孩子就会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了。


| 第三 |


不要让孩子感到乱发脾气的好处,


更不要急急忙忙地向孩子妥协。


要让孩子知道乱发脾气的孩子是不会被大家所喜欢的,乱发脾气,更不会有所收获。


所以,当孩子出现乱发脾气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当时的周围环境,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背一些新颖的事物所吸引,使孩子放弃无理的要求。


如果孩子乱发脾气,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他可能就会逐渐克服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疼爱孩子的心,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只有孩子小的时候让他适当的受点磨难,对他将来的发展,这才是一件好事。


生孩子并不难,难的就是要把他们教育成才,这是需要我们付出心血,我们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关注自己孩子的情绪和教育。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