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被逼崩溃:我才13岁,就成了家里的**期待!16
发表时间:2020-11-17 17:22作者:心师心理学 前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在某市一个中学的**天,上午7:00,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就从自己家小区的8楼跳了下来。 幸亏摔在了3楼的阳台钢化玻璃上,邻居发现的时候及时报警,把这个男孩送到医院救治,保住了他的性命。 当时男孩的父母并不知情,还以为儿子已经去上学了。 得知情况后,男孩的父亲赶紧跑到儿子的房间,看到桌子上有张纸,歪歪斜斜写着“我跳楼了”四个大字。 男孩的父亲很自责的说道:“孩子今年13岁,平时很乖,和家人也相处的很好,我对他的学习还是比较严格的,今天是开学**天就发生这种事情,可能是他学习压力太大,所以选择跳楼。” 但这件事也一度引起了很多博主讨论,不少人认为: 我们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是父母的这种“期待”却给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压力。 在学校里面学习任务本来就已经很重,回到家里还要被家长要求补课。 放假了,同样不能休息,孩子心中都明白父母是为了自己好,是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名列前茅,但是孩子有时真的感觉到非常非常的累。 这个问题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 说到这里,我也深感赞同。 实质上,其实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然而现在父母普遍的方式是物质上的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 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教育孩子仅有爱够吗?不够,只有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的未来”…… 这是我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里曾做的一篇演讲。 可是我们具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成长为快乐又有出息的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有规矩的爱孩子 朋友家孩子,吃完饭以后总爱和邻居小伙伴一顿疯玩,每次喊回家洗澡都要老半天。 她妈妈做到了爱和规矩的结合,就给了她两个选择:“你是愿意马上回家洗澡,一会可以听两个故事,还是现在继续玩太迟了,洗澡就没有时间讲故事,直接睡觉?你来选吧。” 妈妈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虽然那个时候孩子还在读小班,但也懂得考虑了,而且她喜欢听故事,也知道妈妈规定几点该上床睡觉了,所以她就选择了马上回家洗澡。 如果只有规矩,就像前面的那位父亲对孩子只有规矩,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爱。 唯有爱和规矩的理性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有边界的爱孩子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高中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例: 一天晚饭以后,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妈妈给孩子端好已经洗好切好的水果进去,让孩子吃。 这时孩子正在看书,就说:“我不要吃。” 妈妈就说这个吃点水果好,非要孩子吃,孩子还是不肯吃,妈妈就干脆拿起水果往孩子嘴里喂。 孩子就生气了,突然发飙,狠狠地捶了自己的母亲几下,并且愤怒的说:“你出去,你给我出去,我讨厌你!” 那接下来的局面就演变成母子争执,然后最后演绎到父子大战,这个父亲一看,好居然一个跟妈妈起起这么大的冲突,太不孝顺了,于是那父亲就暴打了一顿孩子。 最后,儿子离家出走了。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的爱。 毫无疑问,这位妈妈是爱孩子的。可是爱到要替孩子做任何的决定,包括此时此地是不是要吃一块水果?真是太恐怖了。 孩子都读到高中了,难道还不能够让孩子自己来掌控? 爱到过头就是控制束缚,最终要么是孩子忍无可忍,选择激烈对抗。要么使孩子成为被母亲训服成无能之辈了。 其实父母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爱的策略。 比如说0到3岁,甚至3到5岁,给的爱越多,孩子越有安全感,孩子的自信心也建立得越完整。 可是过了五岁,孩子学会独立的年龄,就要把孩子放开,给他自由成长探索、自己承担责任的空间。 也就是说,父母的爱要适度,给孩子的爱要有边界。 3.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家长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这一点上,中国家长相当可怜。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属,始终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位置。 想要让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那就更难了。 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要瞒住的就是父母?有了知心话,也是最不想对父母说。 曾经有一个调查,问“父母对孩子了解多少”。这个调查的对象是11岁到17岁孩子的妈妈,有效的问卷总计1021份。 调查的结果显示: 51.24%的妈妈不清楚孩子**的压力是什么; 58.09%的妈妈常常忽略和无法及时觉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在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 32.88%的妈妈会先劝慰,没效果就责骂;21.23%的妈妈的做法就是随他去吧;10.85%的妈妈直接责骂;35%的妈妈会想办法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面对并解决。 当问及一个孩子, 你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时,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因为我父母不理解我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所以教育孩子要懂得孩子的需求,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来爱孩子。 所以,从现在开始,如果真想好好爱孩子,不妨从现在开始,蹲下来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体会孩子的感受。 这才是给孩子**的爱。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