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72
发表时间:2020-11-13 10:16作者:心师心理学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是:孩子遇到的困难和逃避,家长应该怎么办?


前段时间,马云在与全国的15位基础教育名校校长进行对话交流中,提到了一个现状:


现在很多孩子难以接受挫折和挑战,他们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就我个人而言,也许**的经验之一就是,这一路走来没有成功过,失败很正常,成功才少得可怜。”


下面即有网友提出: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素质比较差,抗挫折能力弱。


看到这里,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能够冷静思考,见招拆招的孩子。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还是有很多孩子在面对一些几乎称不上是困难的小困难面前,畏手畏脚,想要逃避。


孩子面对困难想要逃避,可能有两个原因:


01.父母习惯先帮孩子解决问题


我们过于包办代替,孩子缺失解决困难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是很必要的,但在生活中,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却往往会处于疼爱孩子的原因,竭尽全力地使孩子避免受到挫折。


不忍心看到孩子失败


担心孩子会受委屈


总是想要替孩子安排好一切


甚至有的父母会为孩子设计好人生之路,希望孩子在我们设计好的平坦的大道上走下去。


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蹒跚地跟着妈妈走着,突然间孩子一个步子不稳跌倒了,跌倒以后孩子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妈妈立刻紧张地跑过去,慌忙将孩子抱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帮孩子擦掉眼泪,然后这个妈妈还使劲地跺了跺脚,咒骂刚才害孩子跌倒的地面:“打死它,害我宝宝摔跤了。”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之后呢,妈妈还会给摔倒的孩子平常喜欢吃的一些点心、零食,来弥补孩子刚刚受到的委屈和惊吓。


如此一般,孩子也将渐渐地习惯,摔倒了,或者磕着碰着,就待在原地开始大哭,等着爸爸或妈妈扶他们起来,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切,当然了,他们也还期待着这之后的好吃的。


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在独自面对一些困难时不知所措,只懂得我们来帮助解决,使孩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02.父母给予孩子过量的压力和负担


有的父母习惯给孩子安排过多不属于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长期被打压以后,孩子就会变得气馁,自暴自弃,就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那孩子缺乏问题解决的能力,就会进一步导致孩子日后的一事无成。


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因为当下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选择一些极端的方式,这也是当今社会青少年自杀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据调查,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青少年死于自杀。


所以,我们不可否认,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不可少的。


有几点供大家参考:


1.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增强孩子的扛挫折能力。


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很多孩子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怕困难,怕失败,而不愿意去尝试。


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坚持性。


比如说,一个叫雯雯的小女孩,她既聪明又懂事。一直以来,她都受到赞同和鼓励。有一次在一个跳圈的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就立刻大哭起来,并表示:“我以后再也不跳圈了!”


对此,爸爸妈妈根据她的能力特意安排了一些较难的活动,并告诉雯雯:“这次完不成没有关系,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完成的,但是怕困难而不去做就永远完不成。”


慢慢地,孩子就能慢慢地正确面对失败,勇于尝试,坚持性也大大提高了。


2.面对挫折,鼓励孩子但不帮忙。


最失败的教育就是父母插手太多。当看见孩子身陷困境时,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就开始内心焦虑起来,便马上上前帮忙或者保护,让孩子失去了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的机会。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一个叫小欢的小朋友,他和自己同年龄的好朋友小冰一起去游乐场玩。


小冰有爷爷奶奶陪同,小冰想要玩攀岩,玩云梯,爷爷奶奶都死活拖着小冰不让她去。


为此,小冰胆子很小,连荡秋千都不敢玩。


反观小欢,他刚开始玩云梯的时候,因为抓不牢,好几次都摔倒膝盖,疼得不行。


可是小欢的妈妈却视而不见,于是小欢每次就咬咬牙,自己继续玩了,直到最后小欢一个人玩遍了整个云梯,高声对妈妈大喊着,这时妈妈才对小欢竖起大拇指,并说道:“小欢,妈妈为你感到非常骄傲。”


小欢把手掌展开给妈妈看,小小的手掌居然还磨出了茧,妈妈没有心疼,只是告诉他:“有一点点疼,没关系,明天就好了。”于是小欢就又继续高兴地玩去了。


3.帮助孩子提升自信。


其实,真正的自信来源于能力。我们要关注孩子的长处,帮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并培养他们的特长。


这个特长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学习。


孩子可以学习一门乐器。


要知道,学习乐器是需要非常强的毅力和耐心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每一段新乐谱都是一段挫折。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中会全神贯注,他们会学会战胜挫折,并体会战胜挫折后带来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受挫,我们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比如孩子可能成绩没考好,又或者同伴关系遇到问题,而作为父母,我们此时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合理地做出分析,做到对事不对人。


最失败的教育,是父母插手太多:被安排人生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就要帮助孩子找到成绩不佳的原因。


比如现在上课经常走神、不好好听课、或者课后缺乏巩固复习、知识遗忘等等……


通过与孩子共同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再一起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还可以让孩子下次再面对挫折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了。


然而,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你就是太粗心了。”“上课不好好听,现在后悔了吧。”这样不仅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反而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挫折教育的核心我们要给予孩子支持,在不断面对挫折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地会提高自己面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我们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前行。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