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

110
发表时间:2020-11-11 11:07作者:心师心理学

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


最近,刷抖音时,看到这样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位妈妈,双膝跪地,不断磕头地说道: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我的儿子总是花呗花呗刷钱刷钱…… 无论这条抖音是段子还是真实,都引起了不少家长朋友们的共鸣,面对孩子玩游戏,束手无策。


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


有妈妈说:孩子玩游戏,停不下来,叫他吃饭都叫不动。


有妈妈说:学校没收了手机,他拿自己的零花钱不知道怎么弄来了一个手机,收一个又出现一个,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手机。


有妈妈说:疫情期间,上网课,手机给孩子,孩子玩游戏,微信扣了3000块钱。.......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真得是游戏的原因吗?


1.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游戏也是当今社会人的一种消遣方式,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有玩游戏的人群。


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


周杰伦曾经出席腾讯游戏《英雄联盟》的发布会时,被问及即将当爸爸以后是否会教自家孩子打游戏? 周杰伦说“要听爸爸的话,小朋友要好好念书,中间有休息的时间当然还是可以玩一下,轻松一下,但是不能整天坐在电脑面前。” 周杰伦透露,自己也很爱玩游戏,之前在英国拍摄电影《惊天魔盗团》时,曾有四天未出门和好友开黑,吃饭都是叫外卖,但随后他呼吁大家,“健康很重要,玩一玩还是要起来上个厕所哦。”他还表示,在游戏里,自己经常会做心灵导师,在遇到不给力队友的时候,会劝队友不要放弃,“因为游戏心态也会影响生活态度。”


2.2016年11月13日,“康熙来了”经典组合,蔡康永和小S来到了QQ游戏王者争霸赛的现场,现场瞬间嗨翻,在综艺环节后他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提问,“我想问一下S姐作为家长你平时会让你孩子上QQ游戏来休闲娱乐吗,在网络游戏这一方面你会如何引导他们?” 小S回答:因为我女儿**11岁,他们学校已经开始在教电脑了,所以就算我阻止他们,他们学校也开始教电脑了,这就是没有办法,未来的世界就是这样子,可是我会规定他们看电脑的时间有多长,我会建议他们不要沉迷于游戏。 其实还有很多明星也表达了支持孩子玩游戏的观点。


那么,对于普通人的家长而言,要如何解决孩子玩游戏的事情呢?


3. 首先,我们来了解游戏为什么有那么大“威力”,用最简单的心理学实验来比喻,最恰当不过: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斯金纳箱,这个箱子里面有一根杆儿,当小白鼠按下这个杆儿时就会获得食物,时间一长小白鼠就会形成一个按压压杆儿来获取食物的行为习惯,这个实验中的食物在心理学上就叫做强化物。


游戏设计者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学实验,将其中的心理学知识设计到了网络游戏当中,比如过关、奖励、送礼物等等,一环接一环,强化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于没有自控力的孩子而言,陷入到游戏当中,无疑上述试验中的小白鼠。 当然,这是从游戏设计者或游戏本身,来解释孩子沉迷游戏的一个原因。 其次,大多沉迷游戏的孩子,可能在现实当中过得并不如意。


马云,我现在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恨死你了


一个是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真正理解和认同。比如,想要去游乐场,父母却总是敷衍了事,以工作忙推脱…… 一个是在学校里,学业太重,压力太大,或者没有朋友,因为在学校,大家看中的还是成绩,如果成绩不够好,可能就会被“排斥”。 而电子游戏大多一开始都是没有门槛的,只有一机在手,游戏便有。 ……


4.游戏到底有什么危害?想必每个家长都很清楚。连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把“游戏障碍”定为疾病。按照其定义,游戏障碍者有三个表现: 1.对游戏失去控制力;2.对游戏重视程度高于其他活动;3.即使出现负面后果仍然继续游戏..... 但是,存在即合理。既然游戏存在,那便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如何让孩子不沉迷其中,荒废人生呢?!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一出生,并不是和游戏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具有社会属性,那就说明,人都喜欢“群体”,到一个自己舒适的环境里去。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他们大多不可能会沉迷网络,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放弃校园集体生活,而独自陷入游戏当中。


只有这种融入集体的迫切愿望被一次次拒绝,他们才可能转向另一个世界,即虚拟世界,游戏当中。


这一点,对家庭而言,也是一样的。家中没有存在感的孩子,没有人关注他,就会去网络中找成就感。 所以,要给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玩上了游戏,先不要紧张,先分析原因,是否已经成瘾,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然后再去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家长应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一些家长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大发雷霆,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极其不利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用强制的手段,只会象弹簧一样,压力越大,到时压不住了,则反弹的力度也会越大。反而,有些孩子只是偶尔玩玩,被父母一搅和,可能真会成瘾。 其次,要理解孩子对沉迷游戏的需求。他为什么逃离现实世界的美好,而跑到虚拟世界去寻找希望?找到了这个关键所在,才能帮助孩子。有时候,或许孩子就要这些游戏时间,去放松自己,过渡心中的一些疑惑。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吧!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是个泥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捏,稍有不满意,就指责、抱怨、威胁……这无疑把孩子从自己的坏中推出去。 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地活在世上,孩子也是,为什么你看不见孩子的需求,非得让孩子难过度日呢?

客服预约
 
 
0731-8531-1971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