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句话,伤害孩子三十年|如何说,孩子才会乐意听“批评”?4
发表时间:2020-11-10 10:55作者:心师心理学 父母一句话,伤害孩子三十年|如何说,孩子才会乐意听“批评”? 曾经在我们的课堂里面,有一位家长向我大吐苦水,说他4岁的儿子每天小错不断大错隔三差五就在家里搞破坏,上幼儿园的时候也调皮捣蛋,他头疼死了。 还有一次在幼儿园老师反映,这个孩子把这个洗水池的水龙头给堵住了,想看看水还能从哪里冒出来。 联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或许你也会说:“你怎么又做错了,我告诉你多少遍,你为什么记不住?你怎么笨的跟猪一样,就你这样的长大有什么出息?” 这些可能是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的常用语言。 1.父母习惯性地从一件事情就批评到孩子的整个人。如果你是孩子,父母这么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这种表述方式除了宣泄父母的愤怒以外,既不能够改变孩子犯错的事实,也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一味的指责,只会使孩子觉得我不够好,时间一长,孩子势必产生恐惧和自卑的心理。 非但如此,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做的事情,绝大多数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的,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好动、好奇,他们是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 很多事情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可能司空见惯,但是在孩子的眼里都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的想要把它弄明白。 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就要去摸。 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就要去做。 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拼命觉得很有趣。 而每一次的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 我们幼儿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我们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的成长,就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成长。 既然我们都说孩子可能好动,活泼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孩子真的犯错了,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有几个建议给到大家: 2.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我们批评孩子不是不能批评,而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批评。所以,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他的一时之错来否定孩子的全盘。 这个孩子还有很多好的方面,你不能因为孩子就是做错了一件事情,所以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或者在指出这个错误的时候,很多父母又把孩子以前的历史问题全都抖出来。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和世界隔离开,对事不对人,一次只谈一件事。而且着重谈如何改正,这样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故意伤害ta,也没有把他一棍子打死。 不能一味说你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应该说:“你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或者“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样才可以使孩子明确知道我到底错在哪里了。 比如说孩子回家以后又忘了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一个都回家都要洗手,不洗手是有影响健康的。”而不要扩大到其他的事情。 3.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父母常常会肆无忌惮的为孩子贴各种的标签,譬如说: “你真是个懒鬼,你怎么那么散漫,你自私懦弱,不负责任。” “你根本就不想努力,不想上进,不想拼搏,不想改变。” 我们父母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你自己在公司里,假如你的领导也这么训斥你:“你怎么搞的,工作那么懒惰?你根本就不努力!你怎么那么散漫?你在工作上特别的自私!你是一个懦弱不负责任的人。“ 哎,如果你的领导这么批评你,你会怎样? 在一个家里,如果妻子责怪丈夫:”你太没本事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看别人。” 或者丈夫挖苦妻子:“你曾经都不知道在带些什么,家也没好好收拾,人也邋里邋遢。你看看别人家。” 你看这个家庭没有办法安宁了,而且被责怪的一方也许真的就觉得自己就是像对方所描述的那样了。 但是同样的性质的话,我们对孩子却经常脱口而出。 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这种负面的期望,都很容易像魔咒一样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整个人生。 孩子是有自尊的,对孩子任何评价都不是一件小事。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个性可以认真的讨论剖析提出忠告,但是却不能够粗暴的指责。 外部的评价往往成为孩子自我批评的依据,最终也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所以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导航系统。 你现在怎么样评价孩子,将来孩子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4.批评教育孩子时,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孩子的大道理我们都懂,比如批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可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自己还是要忍不住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孩子。 虽然知道不该这样,也遭到孩子的指责。可还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家长在对孩子发完脾气之后非常的后悔。 孩子犯错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心平气和批评孩子的时候,习惯大声训斥责骂。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掌控孩子,没有办法让孩子听我们的,所以我们才会愤怒。也就意味着是因为你没有能力,是因为你无能,你没有能力你无能去解决孩子,希望孩子听你的,所以你才会愤怒,你有情绪。 那我们解决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成长。当你成长起来以后,你的情绪根本就不用控制,孩子也会慢慢的听话,只要你好了,你的孩子就会好。所以我们应该先自己学习和成长。 5.不要急于批评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误,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也许他们的出发点,他们的动机并不坏,如果不问清事情的缘由,就直接批评,很容易伤害孩子脆弱的内心。 所以当错误发生以后,我们父母应该先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说。我们父母不是不可以批评孩子,只是使用批评的前提是清楚为什么要批评孩子。 我们是为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而不是为了伤害他们。 所以最理想的方式就是: 先把自己对于孩子的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深吸一口气,平静的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一次做错了。”然后再引导孩子,下次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才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三个步骤去完成对孩子的一次“批评”: **个步骤——我们应该首先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告诉他。 第二个步骤——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ta的行为有问题,但是ta依然是个好孩子。 第三个步骤——在引导孩子接下来该怎么做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这是三个步骤,我知道这样做会有一些难,至少我们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自然。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听过这么标准版的批评,没有习得如此表达反对意见的习惯,所以做多了就习惯了。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的,我们也是不断在实践和学习中,才能慢慢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